开学季|艺术大师的大学,梦想启航的地方
大学,梦开始的地方!即使毕业多年,回想往昔峥嵘岁月,也会内心陪澎湃。在艺术的长河中,一位位功成名就的艺术大家,也曾有过意义非凡的大学时光。在大学开启他们的艺术道路,为走向社会做足准备。
作者:南瓜
“没有一点点防备,也没有一丝丝顾虑”开学季就出现在了眼前。当小编还是中小学生时,听到“开学”二字,犹如五雷轰顶,面对着一干二净的假期作业,惆怅不已。
自从那年九月,收拾行李奔赴他乡,崭新的校园生活,天南地北的同学,让小编爱上了大学生活。在过完长达两个月的“咸鱼”假期后,听到“开学”二字不禁喜上眉梢。
近几天,关于“开学第一课”的热烈讨论刷爆了小编的朋友圈。继中小学开完学后,各所大学也接二连三的开了学。借着开学之际,小编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下面几位艺术大家的大学时光,了解他们最初的艺术之路。
郑律成与古元的延安鲁艺岁月
1938年4月10日,“鲁迅艺术学院”在延安正式宣告成立,下设有文学、音乐、美术、戏剧四个系。
▲ 郑律成(1914—1976)
近代中国著名朝鲜族作家郑律成,出生于韩国的全罗南道光州。1937年10月,十九岁的郑律成怀着满腔热情奔赴到他心中的圣地——延安。
在这里,他获得了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的机会,亲身感受着中国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,感受着当时延安的火热生活,他用满腔的激情与热血,一气呵成地创作出《延安颂》。
▲ 延安时期的郑律成
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,“啊!延安,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,热血在你心中奔腾……”这深情优美的旋律,不仅激发着延安军民对延安的情感,也激发了他们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军心,拨动着众多热血青年的心弦,唤起了他们对延安的向往,唱着《延安颂》,奔赴延安,奔赴各个抗日战场。
▲ 古元
二十岁的南国青年古元于1939年1月踏入了延安鲁艺的大门,成为美术系第三期的学员。此后,他像一滴水投入了川流不息的大海,随着时代的潮流,奔腾向前……
古元在延安的生活虽仅有七年时间,却创作了木刻作品170幅,几乎是他一生木刻作品总量352幅的一半。
▲ 古元《离婚诉》木刻版画
▲ 古元《结婚登记》木刻版画
延安鲁艺时的古元,喜欢走出课堂紧紧将自己的创作与人民结合在一起。他说:“我的木刻画是在农民的炕头上‘展出’的,周围的老乡们就是我的观众,也就是我的老师。”
有日,古元正坐在炕头认真作画,老乡见撇嘴:“为啥这人脸半边是白的,那半边又是黑的?”古元听后觉得十分有理,便逐渐改变以往的旧画法,用符合群众口味的艺术形式表现作品。《离婚诉》《结婚登记》《哥哥的假期》等作品,就是经过返工,重新创作出来的。经过这样不断地变化与努力,形成了他鲁艺时期的新风格。
田汉与林风眠的海外求学岁月
20世纪初,不断有中国学生到国外留学,艺术界也不例外。这些留学归来的艺术生,致力于传播西方艺术,推动中国艺术的发展,在中西方艺术交流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
1916年秋,十八岁的田汉,与舅舅登船离开长沙,前往上海。从那里乘船前往日本,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。
▲ 田汉(1898—1968)
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的田汉,在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展开活动,加入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,发表诗歌和评论。他对戏剧的爱好是在留日期间形成的,在东京时常常到剧场观看日本新剧和日本翻译演出的西方戏剧,参加或出席日本剧作家、演员的报告会或演讲会,结识了日本一些重要的剧作家和评论家。而且,他的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也开始于留日时期,如流传下来的最早的话剧《梵峨璘和蔷薇》曾在1920年9月首演于日本东京驹形剧场。
回国后的田汉更为活跃,成为中国话剧运动的卓越组织者和领导者。他创建的南国社,是最早具有专业性质的话剧团体之一,它把话剧由校园推向了社会,对话剧的普及和戏剧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带头作用。在田汉毕生的文艺事业中,创作了话剧、歌剧60余部,电影剧本20余部,戏曲剧本24部,歌词和新旧体诗歌近2000首。他写的《义勇军进行曲》,经聂耳谱曲传唱全国,被定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。
▲ 林风眠(1900—1991)
1920年,刚满二十岁的林风眠踏上了到法国求学的艺术道路。初到法国的他,一边学语言,一边画广告做工。一年后,进入第戎美术学院学习,半年后,考入了法国的最高美术学府,巴黎高等美术学院。
林风眠从1920年初抵达法国到1926年初返国,期间共6年整,巴黎的各博物馆、美术馆画廊、私人收藏室都留下了他的足迹。
▲ 林风眠《秋林暮艳》纸本设色
▲ 林风眠《白蛇传》纸本设色
回国后的他积极投入到美术事业中,不断举办和参加画展。其中,他在1979年在法国巴黎的塞尔努西博物馆举办的个人画展,在中西美术交流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。当时的巴黎市长希拉克亲自主持了开幕式。
对于艺术教育与艺术运动的推行,林风眠身体力行。一位与林风眠共过事的老先生说:“当年最受蔡元培器重,最能体现蔡老艺术教育思想,而专心致意于艺术推动者,应推林风眠为第一人。”
赵丹与程十发在上海美专的求学岁月
1931年,还叫赵凤翱的赵丹考入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中国画,专工山水。以学画为目的的赵凤翱,却意外地发现与作画相比自己更加喜欢演戏。在上学期间的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参加学生运动和“美专剧团”上。
▲ 赵丹(1915—1980)
1932年深秋,赵凤翱和同学参加了“左翼剧联”。在剧联同学的建议下,将赵凤翱改名为赵丹,取燕赵太子丹的典故,“丹”字为朱色,朱为赤,表现他爱国的赤子之心。
在美专求学的赵丹,积极加入了地下党组织。在上海地下党的领导下,赵丹经常参加一些进步戏剧的演出,对抗国民党的“文化围剿”。
▲ 赵丹电影《烈火中永生》剧照
▲ 赵丹电影《聂耳》剧照
当赵丹从上海美专毕业后,遇到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慧眼识珠,与他正式签订了合同,赵丹走上了正式电影演员的道路。演绎了《时代的儿女》《烈火中永生》《林则徐》《聂耳》等著名影视作品。
1938年,十七岁的程十发还不叫程十发,名叫程潼的他考入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,师从汪声远、关良等教授。次年,教师李健为其取字“十发”,从此以程十发为名。
▲ 程十发(1921—2007)
那时的上海美专,学风自由,对于程十发这种天生不甘墨守成规的学生来说,轻松活跃的学风给了他在艺术上开阔视野和寻找自我的空间。他在学习之余,独立地思考自己的艺术方向与道路。他既没有受到当时时髦的西画诱惑,也没有泥守美专老师们的程式。
▲ 程十发《丽人行》纸本设色
1941年从上海美专毕业的程十发,走上了职业艺术家的道路。在此期间,虽然遇到不少磨难,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,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。程十发曾有论画的文字说:“要形成个人的艺术风格,先要形成个人的艺术性格。”
本篇小文旨在通过对以上三组,在20世纪不同身份不同专业艺术大家们大学生涯的介绍,分别展现出他们在延安鲁艺时期、海外留学时期、国统区时期的艺术经历,与自我成长之路。
推荐阅读
09-03 王文婧
09-03 王晓霖